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5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379篇
工业技术   470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7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3年   4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自2018年5月宣布重启对伊朗全面制裁,伊朗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系统梳理了伊朗能源禀赋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伊朗对中国能源安全的保障程度及其优势,发现1997~2017年伊朗对中国石油安全的保障程度呈波动上升态势,对维护中国油气资源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认为中伊能源合作具有战略互补性、地缘政治优势、经济优势、历史文化基础和降低美元计价风险等优势。在上述基础上,本文从能源价格、供给渠道和运输安全三方面剖析了此次美国全面制裁伊朗对中国能源安全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从规避美国制裁风险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角度,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关建刚 《煤炭科技》2020,41(1):76-78
屯兰煤矿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涌出量大,上隅角瓦斯治理困难。为解决这一通风难题,该矿采取沿空留巷抽采措施进行作业。实践证明,该技术解决了上隅角瓦斯积聚隐患,保障了矿井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3.
王爽  郭永存  胡坤  李德永 《煤炭学报》2020,45(2):811-818
为了在双盘式磁力耦合器设计阶段分析振动噪声特性,优化双盘式磁力耦合器设计,提出了一种利用模态叠加原理来分析其振动噪声的方法。双盘式磁力耦合器具有高转矩密度与高效率等优势,因此逐渐发展成为煤矿机械柔性传动装置。由于双盘式磁力耦合内部的转子磁场非正弦分布以及涡电流谐波等因素影响,双盘式磁力耦合器输出转矩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波动。若根据计算得出的双盘式磁力耦合器的电磁振动噪声特点,在设计时选取振动噪声小的参数进行优化组合,可在实际中降低其电磁振动及噪声,有利于减少制造成本。本文结合双盘式磁力耦合器的结构特征,提出了一种模态叠加响应法计算电磁振动噪声,建立了其电磁径向力的解析模型,并在多物理场耦合作用下分析主要电磁径向力波在工作频率内的谐波响应,最后在额定功率为55 kW双盘式磁力耦合器实验台上进行试验验证。基于麦克斯韦张量法,建立了双盘式磁力耦合器的径向电磁力解析模型,并得出0阶与10阶电磁径向力波是产生振动噪声的最主要原因;利用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法进行谐波响应NVH特性分析,结果显示0阶力波的振动加速度与形变量均大于10阶力波的振动加速度与形变量,因此双盘式磁力耦合器的电磁振动主要来源于0阶力波;在额定功率为55 kW,最高转速为1 500 r/min的双盘式磁力耦合器实验台进行振动测试,试验结果显示在1 500 r/min时,试验得出的最大振动峰值及频率约为35 m/s^2和4 950 Hz,与有限元仿真结果的误差对应为6.3%和1.1%;而当变频电机的输入转速依次增大时,振动加速度的理论值、仿真值与试验值的曲线形态较为接近,误差较小;噪声估计值与实测值的最大误差仅为8.9%,基本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模态叠加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In continuation to my previous work (Guha S. AIChE J. 2013;59(4):1390-1399), in this work, effects of ionic migration are evaluated for disk region of a rotating ring disk electrode system by numerically solving complex differential equations, developed for mass transfer along with kinetic complication in presence of ionic migration under limiting current condition. The system for simulation is 0.01 M Fe2(SO4)3 solution with H2SO4 as supporting electrolyte. Simulation cases ar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ionic migration with kinetic complication (oxidation of Fe2+ to Fe3+ under O2 pressure). Results show that concentration boundary layer thickness of reactant Fe3+ reduces appreciably and steady-state disk current reduces substantially in presence of migration. Simulated steady-state disk current in absence of migration case agrees well with published data. Results indicate higher Fe2+ concentration in presence of migration and thereby higher rate of oxidation of Fe2+ to Fe3+ at all rate constant values.  相似文献   
5.
在厌氧条件下研究了西南地区一种典型土壤微生物芽孢杆菌Bacillus sp.dwc-2对模拟地下水中U(Ⅵ)的还原行为,重点考察了时间、无机阴离子、腐殖酸(HA)及富里酸(FA)对还原的影响,并利用TEM、EDS、SAED和XPS对还原后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pH=7.0、cNaHCO3=5 mmol/L和T=303 K条件下,Bacillus sp.dwc-2对U(Ⅵ)的还原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24 h内最大还原率为12.2%,此后则随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HA和FA对U(Ⅵ)的微生物还原行为有一定影响,其中HA和FA浓度为25 mg/L时,U(Ⅵ)的还原在24 h最明显,其还原率分别为14.2%和16.2%,但随着HA和FA浓度的继续增加,因在U(Ⅵ)离子与HA、FA形成的配合物表面形成致密的腐殖层,抑制了电子的转移,阻止了U(Ⅵ)的还原。此外,研究表明HCO3-也会抑制U(Ⅵ)的还原。TEM-SAED和XPS分析证实了还原过程中U(Ⅳ)的存在。上述结果可为真实环境中微生物还原U(Ⅵ)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In pyroprocessing,uranium(U) is recovered from molten LiCl-KCl salt,and,for safeguard purposes,it is important to analyze the U and Plutonium(Pu) concentrations in a timely manner.In the present work,salt samples containing U were fabricated.The laser used in the present work was an Nd:YAG laser with a wavelength of 532 nm,a laser energy on the sample of11.5 mJ,and a pulse repetition rate of 10 Hz.The plasma emission light was measured with an Echelle spectrometer.A total of 100 points on the sample surface were measured as the laser incident position was changed.The U and potassium(K) peaks in the spectrum were identified.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zes we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accuracy and limit of detection(LOD) of the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相似文献   
7.
Classical spectral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of the autocovariances. In this article we investigate the asymptotic properties of new frequency‐domain methods where the autocovariances in the spectral density are replaced by alternative dependence measures that can be estimated by U‐statistics. An interesting example is given by Kendall's τ, for which the limiting variance exhibits a surprising behavior.  相似文献   
8.
李宇龙 《净水技术》2020,39(2):109-113
介绍新型"U"型板溶气气浮装置以及"U"型板的工作原理,重点分析"U"型板溶气气浮对生化污泥的浓缩效果。在不同的污泥负荷、溶气回流比、PAC以及PAM加药量的情况下,进行气浮中试试验,寻找最佳的试验工况。试验结果表明,当污泥负荷为57 kg/(m^2·h)、溶气回流比为35%、PAC加药量为30 mg/L、PAM加药量为8 mg/L时,气浮出泥的污泥含固率能稳定在5.55%左右,"U"型板溶气气浮对生化污泥的浓缩效果很好。这对实际生产中气浮工艺取代二沉池以及重力浓缩池提供了现实可行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污泥基生物炭处理酸性含U(Ⅵ)废水的效能与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城市污泥(SS)慢速热解制备污泥基生物炭(SSB),并研究初始pH、投加量、共存离子、吸附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SSB去除U(Ⅵ)的影响,探讨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特征。通过元素分析、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U(Ⅵ)吸附去除的机理。结果表明SSB去除U(Ⅵ)的适宜条件为:pH=3、投加量1 g/L、吸附时间240 min;在此条件下,在温度30℃时最大吸附量为34.51 mg/g。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能更好描述生物炭对U(Ⅵ)的吸附行为。U(Ⅵ)吸附去除机理主要包括静电作用,与Si—O—Si的n-π相互作用,与羟基(—OH)、羧基(—COOH)的配位络合。通过5次吸附-解吸试验发现,U(Ⅵ)去除率和SSB再生率均在80%以上。本研究表明污泥基生物炭具备处理与修复酸性含U(Ⅵ)废水污染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逻辑分析构建了采煤机液压盘式制动器故障与基本事件的故障树模型;采用二元决策图分析故障树模型,得到了导致制动器故障发生的最小割集,并通过状态枚举法计算了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结果表明,所列举的任一基本事件的失效均会导致制动器故障。为采煤机液压盘式制动器的故障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